汉末三国时期的江东的孙氏政权,大家应该都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尤其是对于孙权,历来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的功绩还在孙坚孙策之上。不过孙权的位置,也都是哥哥孙策传给他的,若非如此,孙权纵然再有才能也不一定有机会施展。然而,孙策自己也不是
孙绍为孙策之子,吴大帝孙权之侄。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孙绍被封为吴侯,之后而改封上虞侯。死后由其子孙奉继承爵位。历史评价编辑孙盛:”是以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绝异端之论,不逞杜觊觎之心;于情虽违,于事
历史上,关于孙绍的具体生卒年月日不详,不过孙策死时只有25岁,所以孙绍年龄应该不会太大。所以孙策在思考继承人的时候,应该也有年龄方面的考量,当时东吴根基还不是非常稳固,如果让一个没有能力主持大权的人继承自己,那势必会增添风险。所以考虑到东
东吴的奠基者实际上是孙策,如果不是孙策发生意外死了的话,可能历史上都没孙权什么事。不过孙权也是运气好,当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年纪还太小,没办法处理大小事务,所以只能让孙权来接班。但是古代人对于皇帝这个位置还是非常觊觎的,孙权难道不怕日后孙绍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