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善本文章
  • 什么是善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通过严厉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仔细抄写上去,通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如今宋朝期间,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

  • 经世致用之《西域舆图》

    《西域舆图》,国家图书馆藏, 1函1册,经折装,彩绘本,采用传统的山水画形象画法绘制。该图册图凡17幅,其中总图1幅,分图16幅,每图皆附图说。 总图东起嘉峪关,西达葱岭,绘出了天山南北路的交通路线以及沿途山川城池、地域范围。图说名“新疆总

  • 王祯《农书》与木活字印刷术

    正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楼举办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是希望从历史典籍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自。据统计,截至 2010年,中国有2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6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

  • 善本掌故:台湾地理全图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部,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省相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远古时代,台湾就和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隔成岛。秦汉以后有关台湾的记载已很具体。魏、晋、南北朝时称“夷洲”,隋、唐、两宋时期称“琉求”。南宋时,澎湖隶属福

  • 善本掌故:江西全省图说

    江西省,简称赣。公元 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为省名,又因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自江北视江南,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别称江右。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布地域

  • 元刻本《中州集》

    《中州集》是金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余分为甲至癸十集。共辑录 194位诗人的1984首作品。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于宋朝之留金使节与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诗作84首外,其余皆金代诗人之作。元好问有《自

  • 龙门药方洞药方

    我国石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内容宏富。其中石刻药方目前发现有河南龙门石窟药方洞药方、广西南宁(邕州)宣化厅范质子刻《疗病方书》、广西桂州馆驿陈尧叟刻《集验方》、广西桂林刘仙岩吕谓刻《养气汤方》、陕西耀县药王山郭思刻《千金宝要》、

  • 善本掌故:元刻本《茅山志》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今江苏句容县境内,本名句曲山,相传早在距今 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传说西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公元

  • 中国现存最早活字印本《鹖冠子解》

    原文标题:善本掌故:中国现存最早活字印本《鹖冠子解》 《鹖冠子解》三卷三册,宋陆佃撰。陆佃 (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自幼家贫,夜晚无灯,映月苦读,少年曾师从王安石研习经学。宋熙宁三年(

  • 善本掌故:沮渠安周造寺碑

    《沮渠安周造寺碑》又称《沮渠安周造像记》,夏侯粲撰文,隶书,存二十二行,行四十七字,北凉承平四年( 445)刻。清光绪八年(1882)出土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最初为当地挖宝人所得,1902年,格伦威德尔率领的德国第一次吐鲁番探险队从挖宝

  • 宋拓本《神策军碑》

    原文标题:善本掌故:宋拓本《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全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功碑》。宰相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会昌三年( 843)刻石。会昌元年(841),唐武宗李炎即位,为压制宦官权力,支持他所任用的宰相李德裕,亲自巡幸由宦官指挥的担

  • 善本掌故:中国现存最早活字印本《鹖冠子解》

    《鹖冠子解》三卷三册,宋陆佃撰。陆佃 (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自幼家贫,夜晚无灯,映月苦读,少年曾师从王安石研习经学。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甲科,授蔡州推官,召补国子监直讲。徽宗即

  • 善本掌故:元刻本《静修先生文集》

    元刻本《静修先生文集》为元代诗人刘因的诗文集。刘因( 1249—1293)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容城(今属河北)人。性不苟合,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

  • 宋蜀刻唐人集本《孟东野文集》

    原文标题:善本掌故:宋蜀刻唐人集本《孟东野文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很多的孩子都是读着这首温情的《游子吟》长大,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 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

  • 善本掌故:沈周《石田稿》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江苏长洲相城人,终生隐逸。其精湛的诗书画成就,开启了明代中期吴中文学流派、吴门书派、吴门画派等各艺术流派。其诗名早于画名,诗风飘逸,历代诗歌评论家对其诗歌均给予很高评价。沈周诗集在明清

  • 善本掌故:手绘《百子团圆》图册

    宋教仁的“政党内阁”主张 同孙中山相比,宋教仁虽然也有较长的革命历史,并以政治家自许,其实却更多的是个书生。他在1904年流亡日本后,先入弘文学院,后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他对欧美国家的政治、法律、财政等制度相当熟悉,翻译过《英国制度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