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中国历史上开始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时候,那就是从周朝开始的。而三皇五帝和夏商,多半都充满着神话色彩,没有什么太多的考古资料和依据来支撑。传说当年周文王,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在见到其本人后,惊为天人,一定要请其出山。但是,姜子牙这个人,别看
我们知道,作为西周和东周的时代划分的重要的事件,就是平王东迁,正是因为周幽王之后,周平王东迁,周朝得以延续,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东周的时代。但是除了周平王,还有一个周携王,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即周平王的叔叔,两人同为周王,形成了一个二王并立的局
中国历史上上下5000年,不过很多老外只承认有3000年,那么这些老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中国有非常准确的编年史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也就是说,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在这之后,中国的历史年份记载就从未出错过,而在这个时间之前是非常混
赵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就是以赵国的最终失败而告终,被秦国教训了一顿。但是赵国也绝不是无能的国家,毕竟只有赵国经历了“胡服骑射”,骑兵的战斗力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
传世本《尚书·金縢》首句云:“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可见司马迁当年所据以参阅者,即为此传世本之《尚书·金縢》。至于武王克商后崩年的考证,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记载武王&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
周王朝是继商朝之后,由中国西北泾水和渭水流域(今陕西宝鸡)一带姬姓部落首领姬发经二代人的艰苦努力建立的。
周穆王这个人,姓姬名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寿105岁,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访西域,他去西域会见西王母,比有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后代广泛使用的墨、劓、膑、宫、大辟等3000条刑罚,成为我国
此外商诸侯不待征伐而归附他的当不少。又旧载西伯昌曾受商王纣命,管领江汉汝旁的诸侯,大约他的势力已及于这一带。后来周人说他“三分天下有其二”,若以商朝的势力范围为天下,恐怕竟去事实不远了。灭崇之后,西伯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众,可以想象。那么,她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对这个神秘的“禁区”,随意杜撰,造出许多不
治理秩序的构造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进路下进行:第一种进路预设,治理纯粹是人间之事,立法者完全从人与人的关系之角度设计制度。此为世俗主义、世间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治理秩序观。第二种进路预设,治理不仅关乎人,也关乎超越者,这超越者在人之上。人间关系不
商纣的暴虐是商纣的败亡之根由,也是其治下一小邦国崛起最终取而代之的机缘,无论是在政制实践还是政制观念层面,替代者反其道而行之,己者的败亡之途成就了他者的兴旺之道,正所谓败不败于人也,败于己也。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a
中国男人最爱把祸乱国家的历史罪责往女人身上推,于是,“红颜祸水”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男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中国男人更爱祭起这一法宝,让女人们来为自己顶罪,男人们则拍一拍屁股,摇身一变就成了
西周封邑,其经济上的功能,大率只是配合封田的聚落,“散氏盘”的第一句即有散邑的名称,接下去又说到“乃即散用田”,下文叙述疆界时,又提到接界的眉邑与邢邑,以及眉邢
西周的历史并不贫瘠,它有很大一块埋在地下——青铜器上的铭文。周人从商人那里继承了一个很好的习惯,遇事时,喜欢把大致经过刻在泥范上,然后倒模浇注成青铜器。比如,谁替周王打赢了一仗,赐一个大鼎,上面就写谁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声名显赫的人物。他满腹经纶,文武兼备,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用兵作战,都能够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巧用谋略,表现出高人一筹的决策方法和指挥艺术,
如果发现了周天子王陵,就等于发现了周公等人的葬身之处,其意义非同小可。然而,现代盗墓贼猖獗,如果不提前对可能出现周天子墓地的区域进行保护,那么,不但不能保护周公、姜太公这些文化巨人的遗骨,还可能连重要文物也被盗走。到那时,陕西人就可能成为历
在西方人看来,东方民族崇尚专制,落后保守,但日本却很快脱亚入欧,成为发达国家。其原因不少中国人进行过研究,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日本的成功,和它的社会结构在传统上和西方更为相似有关,并非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