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拥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无数个博学多才的人。诗词书画等在这个朝代当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之后后世根据能力以及才学做出了比较,前三个最出众的是解缙、杨慎、徐渭,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这三人在生前的时候可是风光无限
很多人通过一些电视剧,还是能够了解到一些历史的,在《大明风华》中就有解缙在冬天被丢在雪地里面被冻死这一段情节,而解缙是明朝时期非常有名的才子,他有一项成就就是主持纂修《永乐大典》,这可以说绝对是一位大功臣了,《永乐大典》在古代文学史上意义重
要说到四大才子,很多人可能首先都会想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称呼只是影视剧里面的人物合称,而如果在历史上,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虽然说现如今,他们这四大才子的名气可能要更高,但其实在历史上,这四大才
有的人命里带墨,黑起来要命。 明永乐十三年(1415),正月十三。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给朱棣呈上一份准备赦免的囚徒名单。 朱棣从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一眼瞥见一个人的名字,就问了一句: “缙犹在耶?” 解缙还活着吗? 仅凭文字记载,我们无法揣度朱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文化繁荣与才子辈出的特点尤为突出。在这个时期,有三位才子因其博学多才而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他们分别是
明朝初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开创了永乐盛世。然而,在权力的游戏中,即使是才华横溢的官员也可能因为触碰到皇帝的禁忌而遭遇不幸。解缙,作为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死亡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缩影。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解缙又做了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传颂。然而,这些才子佳人的命运却往往充满了坎坷与悲剧。明朝的解缙,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一生
朱棣,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传奇。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杀了自己的亲信解缙。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呢?
在明朝的历史中,解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人物。他曾经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弃子,他的故事是明朝官场上的一个悲剧。那么,解缙为何被杀呢? 解缙,字
为何说解缙对于《永乐大典》的正面贡献要低于姚广孝。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
野史载,有一位小官员去一富家收税,这富家小姐欲为难这收税之人,遂在门上贴一对联曰:“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谁知这收税的在对联后面各添了三个字,便昂首挺进。及
于是“私觐太子”、“无人臣礼”便成为才子的死罪,朱棣把解缙扔进大牢那一刻,已经厌烦昔日宠物到了极点,
解缙这才意识到,皇帝实际上是想借由这部大书的编纂,使意识形态高度集中到他指定的方向上来,自己。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
人物生平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
人物生平 黄淮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潜夫,于唐太和八年甲寅(834)自南京迁居永嘉左厢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孙。 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
人物生平 才名早扬 徐渭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四日 (1521年3月12日)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观桥大乘庵东(今属浙江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治今重
人物生平 蟾宫折桂 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六日(12月8日)。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他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
人物生平 前期事迹 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组织靖难军与侄儿建文皇帝争夺天下。建文二年(1400),燕王率领大军与建文帝五十万大军激战于德州以北,建文帝的护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话说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结局一个比一个惨,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