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8来源:历史铺
孟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是从陈子昂到李白、王维这个过渡时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李白在安陆(今湖北省内)居住的青年时期曾以崇敬的口吻赞美盂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可以想见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只是这首诗只说中了孟浩然思想的一个方面,其实孟浩然也颇有用世之心,因为得不到仕进的机会也曾苦恼过。
他在诗里曾以再表示“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的心意,只是在这个愿望无法实现时才退而想“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仕进”与“退隐”这个封建社会士大夫常有的矛盾,也曾给孟浩然带来烦闷。最后,他终于抛乘了“忠欲事明主”的希望,在徜徉山水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
孟浩然的一生过得相当平静,除了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在北方作过一次旅游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他的诗歌主要是隐遁生活的反映,或摹写旅途的景物风光。
现存孟浩然的诗歌二百六十多首,五言诗占多数,五言诗中五言的律诗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严格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五言诗在当时就是很负盛誉的。
在孟浩然的山水诗里,有壮阔的山川的描绘,如《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等诗都能从大处落墨,写出壮丽雄伟的景色,例如向来传诵的《临洞庭》。
这首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洞庭湖的自然伟力在诗里得到含蓄而有力的表现,只是这一类诗在孟浩然集子里为数不多。比较说来,孟浩然还是长于描写山林隐逸者的幽居情景,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春晚》《闲园怀苏子》等诗对幽栖生活的情趣都有深切的体察与生动的描述。
孟浩然是唐代大量写作山水诗的第一个诗人,继谢灵运之后,开王维的山水诗的先声。他的诗从初唐风气的咏物、应制等狭窄的题材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表现了生活,表现了那个时代士大夫的欢乐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