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罗隐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写了什么?

时间:2024-06-30访问:26来源:历史铺

  罗隐(833-909), 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浙江新登人。晚年依吴越钱铿,任节度判官、著作佐郎、钱塘令等职。因为《谗书》中的文章讥刺了时政,触犯了统治阶级,因此他考了十次都没有考取进士。

罗隐

     《唐才子传》说他:“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这说明他的为人和遭遇,也说明他对现实所以不满的原因。由于他不满现实,所以对于一些问题能够采取比较清醒的批判和揭发的态度,因而使他的作品在思想上发出一些光采。例如: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感弄猴人赐朱绂》

  替西施做翻案文字,并不算新奇。但他不把亡国归罪于“女祸”,而觉得另有原因,并且认为封建王国也不是天命注定就不会灭亡的。当李唐王朝已经到处显露着复亡征兆的时候,他不仅不像某些诗人那样预感到亡国的悲哀,而能表现出这种思想,不能不说他是相当高明的。第二首是讽刺诗,是根据他屡试不第的亲身遭遇而对当时皇帝发出的讽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时,唐僖宗走着玄宗的老路,逃到四川,随行伎艺人只有一个弄猴子的,那驯善的猴子能跟朝臣们一起上班,僖宗很喜欢它,就赐给弄猴人一件绯袍,称他为“孙供奉”。在唐代,绯袍是只有大官才能穿的,“供奉”是一种官街。 这对于考不上进士、在李唐王朝里弄不到一官半职的罗隐自然是很大的刺激,无怪他要发出讽刺了。

罗隐

  他为了功名虽然也和杜荀鹤一样奔走于公卿之门,向他们献诗,期望他的引荐。但他有用世的抱负,并且希望在受到别人尊重的条件下被人任用,不像杜荀鹤那样热衷于名利,而一味卑躬屈节向人哀求的。

  他往以祢衡自比,在《过夏口》中有两句诗“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可以说明他这种态度,所以他不仅在一些应酬的作品中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感慨,就是一些登临、赠别之作也泄露着对现实不满的愤懑情绪,如《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这一类诗的思想性和格调都比杜荀鹤这一类诗要高明得多,但他始终没有直接描写过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很少接触到社会现实的题材,这又是他不及杜荀鹤的地方。

本文标签: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