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袁枚的主张是什么?“性灵说”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4-06-30访问:25来源:历史铺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中年以后,退职定居在南京小仓山的随氏废园。他的著作很多,涉及方面也广。在文学方面,袁枚反对盲目的拟古,他讥讽那些盲目地尊唐或崇宋的人“胸中有已亡之国号,而无自得之性情”,他认为学诗应以“工”“拙”为标准,不以“古”“今”为标准,而“学”后要“变”,“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他对于“格调”说作了尖锐的批评。

袁枚

  针对沈德潜的写诗要“温柔敦厚”的主张,他驳斥说:“即如‘温柔敦厚’四字,亦不过诗歌之一端,不必篇篇如是....故仆以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或者夫子有为言之也,夫言岂一端而已,亦各有所当也。”袁枚还讥讽“学问诗”为“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这显然是针对翁方纲等的诗而发的。对于前一时期极为风行的王士祯的“神韵”说他也有议论,他认为追求虚无飘缈的“神韵”是脱离“真性情”,是“假诗”。他在《随园诗话》中批评王士祯说:“阮亭主修饰不主性情,观其每到一处必有诗,诗中必用典,可以想见其喜怒哀乐之不真矣。”他对于王士祯的诗也不满意,在《论诗绝句》中,他说:“一代正宗才力弱, 望溪文集阮亭诗。”

  袁枚在咏岳飞的一首诗中说:“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我论文章公论战,千秋一样斗心兵。”这里则又表示了他认为写文章也应该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袁枚

  袁枚的关于创作的正面主张是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灵感:“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他还借用杨诚斋的话说:只有“解风趣”“写性灵”的诗人才是天才的作家。所谓“性灵”说,也就从此而来。同这种主张有关,他提出了自由的选诗主张,甚至认为“宫体诗”也是一格,不能排斥。

  从袁枚文学思想里所提倡和反对的具体内容看来,它是一种要求解放传统的束缚,要求文学上的自由的主张。

本文标签: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