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9来源:历史铺
杨继盛生平,杨继盛宗正德于明武十一年(1516年)五月十七日(六月十六日)出生于容城县, 一个世代务农耕读的家庭。七岁时,他的母亲曹氏早逝,父亲杨富另娶。杨继盛是原配之子,自然处境尴尬。
其自身处境也使得他学习越发刻苦自厉。乡试中举,此后曾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祭酒徐阶颇为欣赏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32岁的杨继盛参加会试,中第三十八名。随后,他以进士第十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二甲,成丁未科进士士。六月,杨继盛就任吏部主事,考工部郎中,赏识,经常传授他"居官守身之道与夫古今典故"。同年,进士中有抗倭英雄殷正茂,文坛魁首王世贞,更重要的是大明首辅张居正,这样一比他似乎有些黯淡无光。
但其实他当时的名声比上面提到的那些人响亮多了。他被誉为“明代朝第一谏官”。他写的《谏马市》和《请诛贼嵩》在当时石破天惊的。后世的张岱甚至说:“几几乎踞秦汉而上之,虽《治安策》弗能过也。””由此可见评价之高。
大明建立后,北方的蒙古一直是一个边疆大患,就像汉朝匈奴一样。自从永乐皇帝朱棣,假模假式开始他的“五征漠北”之路,事实上,他没有取得任何成功。他不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而且麻烦愈演愈烈,连明英宗后来也成了阶下囚。
蒙古,作为游牧民族,需要大量的物资。若和汉人做交易,换取缺失的东西,至少解决一部分物资紧缺为题。如果明朝关闭港口,那只能抢了,最终结果只能是,狼烟四起,大明也深受其害。
杨继盛坚持闭关锁国,反对与蒙古人做生意。他认为这种转变是对贸易的屈服,这是一种耻辱,只会助长蒙古人在张的嚣张气焰。因此,他写下《谏马市》,并要求廷关闭所有港口,停止一切交易。
嘉靖皇帝看到《谏马市》时真的没有把握,所以他交与廷议。仇鸾看到这个奏章大怒,也上了奏章。于是,嘉靖把谈朝执政的杨继盛,下了大狱,但他没有太为难他,很快就被贬出京城。
后杨继盛上疏《请诛贼嵩》,被严嵩找到其中破绽,将他下狱,好友王世贞,等人四处奔走。看到舆论不允许他,严嵩想救杨继盛,但在他的亲信鄢懋卿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的劝说下,才决心杀死杨继盛。
他被称为“容城三杰”,但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杨继盛。他去世后,他的好朋友王世贞曾经写过一部戏剧,名叫《鸣凤记》。将杨继盛等反对严嵩等十位大臣被称为“双忠八义”,他们的战斗精神被描述为“朝阳丹凤一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