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7来源:历史铺
周敦颐简介,周敦颐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理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多家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哲学思想。周敦颐在学术界仍有“周子”的别称。
周敦颐出生于1017年。自小就喜欢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
1030年,周敦颐十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周敦颐跟着母亲投奔了舅舅郑向家。
景佑三年(1036年 ),根据惯例,郑向为官多年可得到朝廷的恩荫,允许举荐一个子弟做一个小官。爱侄如子的郑向将这个机会给了周敦颐,周敦颐就此成了朝廷的主簿。同年,周敦颐娶了兵部尚书陆参之女陆氏为妻。
景佑四年(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周敦颐也离开衡阳随舅迁润州丹徒县。不过不到一年,舅舅和母亲相继去世。根据母亲的遗嘱,周敦颐将她葬在润州,与舅舅郑向为伴。之后,周敦颐在润州鹤林寺守丧。
周敦颐为官时兢兢业业,深受百姓爱戴。在闲暇时间开始研究《周易》的学理,甚至创造了《太极回易说》,成为宇宙生成论的第一个提出者。
庆历六年(1046年),在为官期间,周敦颐最突出的政绩是兴学办学,据说他一到郴州县,就利用在公务之余利用旧县学兴学讲学。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共五年。一年后,生下长子。不幸的是,长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妻子去世了。
嘉祐四年(1059),太长城蒲宗孟路过合州,与周敦颐会谈三日。他俩很是投缘,认为周敦颐为人崇高和慷慨。次年,他把妹妹蒲氏嫁给了嫁给了周敦颐。三年后周敦颐次子周涛出生。
1072年,周敦颐正式定居庐山,并为此建立了濂溪书院。周敦颐因日夜著作,身体已不大好。一年后便因病去世。
周敦颐生前不被人尊重,学术地位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超群”,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但是没有人深入了解他的理学思想。南安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就把自己儿子程颢和程赜,送到了他的门下。
后来都成了著名的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推崇敦颐学说,理学大师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并对《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作了评论。后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为他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