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国古代的臣子,大体可分为八种,你知道几种?

时间:2024-06-30访问:34来源:历史铺

  君主臣子密不可分,江山社稷有君主的三分之一,那么也有三分之一是臣子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普通老百姓。这里可以将臣子分为8种:

  忠臣与奸臣

  君主在选择心腹臣子的时候,首先看的是这个臣子忠不忠心,其次才看能力。忠臣不仅忠于君主,也忠于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忠君为国、爱民如子是刻到他们骨子里的。典型的忠臣只说一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个精忠报国就诠释了他的一生。无论他被外界认定为是民族英雄还是爱国英雄,在我这里,岳飞就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可否认,也无法否认。

  奸臣与忠臣相反,一个奸字就可以形容。这些人从不会忠心某个人某件事或是某种东西,他们只为自己,是一种极度自私的一群人,并且手握权力。而且,这些人的能力还很强,操控人心,玩弄权术,善解帝王心意。这些人可以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一切,甚至是国家利益,所有臣子中,就属奸臣最为可恶。宋明时期出现得最多,也不知道为什么。宋朝蔡京、秦桧……;明朝东林党……

  能臣与庸臣

  大忠臣一定是能臣,但能臣不一定是忠臣。能臣更是指那些有能力,但懂得明哲保身,为了自己不被针对,不会将一身所学全部用出来的臣子。汉朝时期的张良,本身能力出众,为了不被刘邦惦记上,早早地离开了权力中枢;唐朝军神李靖也是如此,就算是成为了宰相,依旧不管多少事,也是怕被李世民给算计了;明朝开国元勋朱升同样如此。这些能臣更多的是想展示自己的一生所学,实现人生目标,然后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他们和忠臣不一样,没有那么大公无私,所思所想更多是为了自己,算是有点小自私。

秦时明月张良

  庸臣就多了,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在官场中占了大多数,没有什么能力,或是靠着关系、或是靠着一些笔墨,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混着官家饭吃吃,真要让他们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将事情搞得一团乱麻。而这些人不会在历史书中有所记载,既不会流芳百世,也不能遗臭万年。

  诤臣与佞臣

  相比于忠臣的忠君爱国,诤臣则是一群只忠心于这个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人。这些人不怕死,不怕得罪人,也不在乎什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甚至他们活着真就是为了张载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人以唐朝魏征、明朝于谦(不是爱烫头的那个)为代表。

  佞臣是一群相当有趣的人,君明其贤、君昏其庸、君庸其贪、君暴其奸、君雄其能。总之和忠贤扯不上关系,君主的属性决定了佞臣的属性。佞臣懂得投皇帝所好,善于揣摩帝王的心思。他们也有忠于帝王的属性,但这种忠心的前提是帝王能够给他带来利益。并且,佞臣大多都属于有能力的那种,如明朝魏忠贤、清朝的和珅两人,典型的佞臣代表;唐朝的程咬金也有佞臣的属性。

  权臣与反臣

  君弱臣强就会导致权臣的出现,所以权臣一般都出现在庸君和昏君执政的时期。商朝太甲昏聩,伊尹掌权;周朝姬旦把持朝政十余年,只因天子稚嫩;汉朝少帝刘弗陵年少无知,所以权力被霍光所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清朝早期多尔衮摄政。这时候,虽然君主或昏或庸,但有这些权臣在,君主的治下依旧稳定。

  权臣如果再进一步那就成了反臣,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隋朝末年宇文化及绞杀杨广。当然反臣不单单只是那些权臣变换而来,还有的是看这天下已乱,可以实现自己野心的时候到了,就举起了谋反的大旗,而且还要说得好听的那种。三国时期袁术、袁绍、孙权;隋唐时期杨玄感、李密、李渊;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等。这些人皆是反臣,所谓的乱臣贼子说的就是他们。曹操可以称之为乱臣贼子,但他真不是反臣,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忠于大汉的,顶多能说他是权臣,至于谋反什么的,反正他活着的时候是没想过的。

  说了这么多,中国古代臣子大多都可以归为这几类:忠臣、能臣、诤臣;奸臣、佞臣庸臣;权臣、反臣。

本文标签:忠臣佞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