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0来源:历史铺
辛弃疾简介,当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落入金人手中。虽然他的祖父辛赞金国任职,但他一直希望有机会拿起武器与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祖先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人。他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出自《美芹十论》)。与此同时,辛弃疾不断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这一切使他在年轻时就立志要恢复中原,为雪耻服务。所以,他有侠义精神。身在沦陷区的他,他悄悄拉起了两千人,加入了山东人耿京的起义军。
但是耿京的队伍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无名无姓,缺粮少草,装备简陋,而且纵有满腔热情,它不能搞出太大的动静。
思考良久,耿京决定让辛弃疾为代表,联系南宋朝廷,做好内外夹击的准备,出其不意地拿下金人。宋高宗大喜,当即下旨,分封耿京,为南宋军队世家起义军。带着皇帝的厚望和朝廷的重托,辛少侠从临安前往泉城。
但在途中,辛弃疾收到消息,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带着半数军队,投靠了金人。辛弃疾急忙跑到驻地,看到10万大军已作鸟兽散,营地里只剩下不到50人。
辛弃疾气急,带着这些人杀回金军大帐,将张国安给活捉了,然后平安突围,不过辛弃疾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就他的人生目标和意义而言,23岁是他人生的巅峰!从此人们只会记住他在苦难中写下的诗词,他再也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他在南宋开始了他的仕途,当时他只有25岁。此外,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都曾赞扬过他的英勇行为,而即位不久的宋孝宗,也曾表现出想要收复失地和报仇雪耻的势头。
所以他在南宋任职的前一个时期,写了很多抵御北伐的建议,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虽然这些议书在当时备受推崇,广为流传,但不愿再战的朝廷反应冷淡。朝廷只对辛弃疾建议中的实用才干感兴趣,于是把他派往江西, 湖北, 湖南等地担任重要的地方官职,如转运使和绥靖使,以管理灾荒和整顿治安,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无人知他心中大意。
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迁往瓢泉,辛弃疾过着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云游野鹤的乡村生活。辛弃疾被瓢泉乡村的宁静和村民的淳朴深深打动,深受其启发,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季风光、民俗风情和园林风光的诗歌。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并令他尽快到临安(杭州)上任。但是当诏令到达铅山时,辛弃疾已经重病卧床不起,所以他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在忧愤中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