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姜维是魏国大将为什么最后会投靠蜀国?

时间:2024-06-30访问:26来源:历史铺

  自从北伐曹魏以后,军事上的进展不大。这使诸葛亮感到要完成灭亡曹魏、统一天下的重任,除了在文人中挑选有才能和忠于蜀国的人选以外,更需要在武将中挑选出这样的人来。那么,究竟谁合适呢?

姜维

  关羽、黄忠、马超、张飞等有名的武将早已死了,北伐开始后不久,赵云也去世了。剩下的将领,除魏延外,大都不甚得力。但是魏延这个人虽然武艺高强,又懂得兵法,有实战经验,还很勇敢,却为人骄傲,目中无人,同其他将领搞不好关系,甚至还有政治野心,是一个不太可靠的人。这一情况,诸葛亮心里都很明白。因此,如何挑选合适的武将,作为他在军事方面的继承人,更是他日夜考虑和坐立不安的问题。

  姜维,字伯约,本是魏国天水郡冀县(今甘肃天水南面)人。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颇有“复兴汉室”的思想。他又熟读兵书,精通武艺,是个文武全才。但是,这样一个人才却得不到魏国的重用,甚至还有人经常怀疑他思想上倾向蜀国,可能同蜀国有什么联系。诸葛亮还曾这样设想:如果蜀国的将领中有这样忠于“复兴汉室”而又文武双全的人,一定把他培养成我的军事方面的继承人。然而,在蜀国苦于找不到这样的人,为此感到分外苦恼。

  正当这时,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到了。这就是蜀汉建兴六年春,第一次北伐时,魏国的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都投降了蜀国军队,这就给诸葛亮带来了见到姜维并设法争取他到蜀国来的可能性。

姜维

  姜维对魏国政权早就有不好的看法,只因无可奈何,陪着老母在家乡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他虽然在天水郡里做了个上计椽(管理郡的财务、薄籍等的小官吏),既与他的专长根本不合,还得不到信任。当天水郡为蜀国军队占领时,姜维跟着太守马遵在外。马遵看到天水等郡一齐投降蜀国的情况,心里恐慌极了,平时被他怀疑的姜维,这时更成了他怀疑的对象,认为姜维必有异心,便立即抛开他,连忙逃到了上邽闭门坚守,以防姜维等人的暗算。

  这时姜维还蒙在鼓里,等到他发觉太守已逃入上邽,便连忙追到上邽,在城下大喊,要求入城。不料城上士兵,不但不放他进城,还大骂他是出卖魏国的罪魁恶首,对他乱放冷箭。其实,这时的姜维,还没有投降蜀国的想法,被马遵等人这样一逼,只好连夜赶回他的家乡,也给了诸葛亮一个机会。

本文标签: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