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汉朝郭泰是个什么人?“林宗巾”和他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4-06-30访问:25来源:历史铺

  郭泰一向到处游历,劝人注重道德学问,最好能进太学深造。他在矩鹿的时候,有一天,一个人出去溜达溜达,瞧见前面有个人肩膀上挑着一根棒,棒上挂着一只煮饭的沙锅,一晃一晃地走着,样子很怪。郭泰跟在后面,打量着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忽然听到“啪”的一声,那只沙锅掉在地下,摔成碎片。那个人还是往前走。郭泰跑上去告诉他说:“朋友,你的沙锅掉了。”那个人好像没有事儿似地说:“我知道。”“那你怎么不回头看看呐?”“掉了就掉了,还看它什么?”郭泰知道这个人很有决断,还真佩服他,就跟他聊起天来了。他这才知道那个人是矩鹿人,叫孟敏。郭泰就劝他到太学去游学。孟敏给他这么一鼓励,也就进了太学,成为名士。

郭泰

  郭泰听说陈留有个漆工叫申屠蟠,挺有义气,他就亲自去看他。申屠蟠喜欢读书,因为家道贫穷,给人家做佣工,干些油漆活儿。郭泰跟他一战,申屠蟠好像吹开乌云见了太阳,迫切地想去求学,可是他没有钱。郭泰就帮助他去游学,他成了东汉的五经名家。

  郭泰自己教授的弟子不下一千人。他们因为汉桓帝昏庸,官官专权,都不愿意出去做官,名士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当时的读书人都要做名士,“做名士”成了一种风气。在这些名士当中,郭泰的名望比谁都大。大伙儿都学他的样。有一次,郭泰在路上着了雨,他的头巾淋坏了,一只角搭拉下来。他也不在乎,以后就戴着这顶一只角高、一只角低的头巾。万没想到一般名士瞧见了他戴着的头巾,就故意把头巾的一只角压低,还把这种头巾称为“林宗巾”。这么来,远远近近的儒生至都戴上了“林宗巾”。

  郭林宗虽然不愿意做官,可是谁都知道他跟大臣李膺是好朋友。他们既然是好朋友,当时的一般名士当然都向着李膺。可是李膺因为有宦官跟他作对,官运并不亨通。有时候革了职,有时候坐了监,有时候又奉命做了官。

郭泰

  公元165年(延熹8年,汉桓帝第19年),李膺做了司隶校尉。陈蕃做了太尉,王畅做了尚书。太学生三万多人都歌颂着这三个大臣,说李膺是天下模范,陈蕃不怕豪强,王畅是优秀人物。大伙儿议论纷粉,评论当时的人物,他们把君子和小人分别开来:君子跟君子为一党,小人跟小人为一党。朝廷上执掌大权的宦官们都把反对他们的人称为“党人”。打这儿起,“党人”就不断地遭到了迫害,闹得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人加上一个“党人”的名目,就会下了监狱。

本文标签:郭泰林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