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丈夫是元帅,女儿是少将,离婚后独自生活60年

时间:2024-08-25访问:29来源:历史铺

蹇先任在1926年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正式入党,而贺老总,是在1927年8月才入的党。

大革命失败后,蹇先任受组织派遣,在湘西北从事地下活动。不过,蹇先任有一颗女汉子的心,一心想当红军战士。1929年,贺老总率领红军在湘鄂西一带打游击,蹇先任果断加入了队伍。

丈夫是元帅,女儿是少将,离婚后独自生活60年

大家都知道,贺老总“两把菜刀闹革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因此,当他听说部队里来了个女红军,还是个大学生,顿时心生敬意,专门去拜访她,让蹇先任担任红军的文化教员,还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任先生”。

蹇先任当红军文化教员的第一个学生,就是贺老总。贺老总文化基础不高,蹇先任就给他订了一个目标,一天学习15个字。就这样,贺老总每天都去请教“任先生”,一来二去,两人就坠入了爱河。

蹇先任跟贺老总结婚后,整天跟着红军部队长途跋涉,第一个孩子就在东躲西藏中饿死了,不久,蹇先任自己也被敌人逮捕,受尽了酷刑。不过,蹇先任毕竟是老同志了,革命意志非常坚定,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四年时间里,时刻没有放弃寻找组织,直到1934年才再次找到红军队伍,并与贺老总团聚。

1935年11月1日,两人的第二个女儿贺捷生出生了,后来成为著名军旅作家,还被授予少将军衔,成就不低。

我们之前说过,在长征中,蹇先佛挺着大肚子翻越大雪山,而蹇先任,却是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参加的长征。

多年之后,蹇先任都不知道自己当年是怎么带着孩子走过的长征。长征路上,蹇先任经常好几天没吃没喝也没时间休息,但她始终背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还要给孩子喂奶、换尿布。

有一次,蹇先任身体虚弱得再也走不动路了,就把孩子交给贺老总,贺老总整天骑马行军打仗,差点把孩子弄丢了。最后,还是蹇先任费尽千辛万苦,把贺捷生安全带到了延安。

但遗憾的是,蹇先任没能像妹妹蹇先佛那样跟丈夫携手一生,而是在抗战中期就跟贺老总分开了。

关于两人离婚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两人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聚少离多,感情出现了问题;另一种是说,蹇先任因为在长征中伤了身体,不能再生育了,担心贺老总无后,就主动提出了离婚,让贺老总再找一个。

不管哪种说法吧,总之两人很遗憾地分手了,后来贺老总又跟薛明结了婚,而蹇先任则再未婚配,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60多年。

建国后,蹇先任先后担任湖南慈利县委书记、湖北武汉市纪委副书记、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等职,成为新时代的女强人。

1969年,当贺老总去世时,蹇先任郁郁寡欢了很多天。

蹇先任和蹇先佛姐妹俩都很长寿,蹇先佛今年已经102岁了,而姐姐蹇先任也活了足足95岁,于2004年才去世。

在蹇先任的追悼会上,妹妹蹇先佛痛哭失声:“没有我姐,我都不知道在草地上怎样度过女人那个生死关。姐总是把我挂在心尖上,关心我,照顾我,姐呀,做你的妹妹我还没做够啊!”XLW

刘伯承在回忆录中说自己有个逆子曾经出卖过他!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刘伯承经香港到了上海。抵达上海后不久,他在四川老家出生的一个儿子找到他的住处,同时还带来个花枝招展的浮浪女人。刘伯承早已知道他儿子的行为不端挥霍无度,马上引起了警觉,当即问其来意。他儿子说:“我准备结婚,需要一笔钱,希望你能尽力相助。”

刘伯承说:我一不做官,非达官贵人。二不经商,非富商巨贾。而是连年奔波,戎马疆场,手头并无积蓄,这是其一。其二,即使我有钱,也不能给你。你早已成年,应该正道直行,自食其力,而不应挥霍浪费,靠别人的荫庇,那样就会害了你自己。


丈夫是元帅,女儿是少将,离婚后独自生活60年

他儿子一听厉声说道:“那好,我们就走着瞧吧!”

刘伯承同志一看儿子这种态度,就明白这家伙肯定要去告密,必须马上转移。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巡捕房派人就来搜捕,但是扑了个空。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去了,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刘伯承的这个逆子名叫刘俊泰,是他和第一任妻子所生。13岁那年,家里给他订了一门娃娃亲,女方叫程宜芝,小他两岁。1910年,18岁的刘伯承与16岁的程宜芝结婚,1912年生子刘俊泰。是年刘伯承入重庆将校学堂,从此投身军旅,音信渐无。

程宜芝独力抚养儿子刘俊泰,直到她1957年去世,刘俊泰也于1969年死于老家。

1930年,刘伯承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他化名“林直木”,以教授身份娶了一位名叫吴景春的妻子。1932年,刘伯承进入苏区,担任红军学校校长,后来又任红军总参谋长,于是又跟妻子吴景春失去了联系。1936年,44岁的刘伯承与一个名叫汪荣华的19岁女红军结婚,两人从此“白头到老”。

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刘伯承去世。享年94岁,是十大元帅中最长寿者。

刘伯承的一生很传奇,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在解放战争中我党解放军以推古拉朽之势迅速解决了数百万国民党军队,蒋介石的蒋家王朝龟缩于台湾一隅,新中国顺利成立。

也就在这三年的解放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载入各国军事教材的三大战役。其中刘伯承领导下的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形式最复杂的战役。

只是,刘伯承元帅却不许别人在他面前提起淮海战役!

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粟裕经过对敌人的认真分析得出敌人不敢在当时不利的条件下与我军进行大规模的决战,于是就想党中央提出要进行淮海战役。

党中央经过研究同意粟裕的请求,并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整个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共投入140万兵力,国民党也是下了血本一共投入80万兵力,妄想一口气把共军吃掉。而共军也不是当年那些缺衣少粮的游击队了,此役共军共投入60万。

双方兵力虽大致相当,但国民党背后有美国政府的支持,国军在装备上也是一水的美械,并有制空权。

由于东北战场上的失利,这次蒋介石也是孤注一掷了。所以此次国民党不再是豆腐军团一碰就碎了,战斗力还是异常顽强的。

正是由于敌人的强大才让刘伯承的军事才华震动世界,也为建国后刘伯承位列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奠定了基础。

可是,刘伯承为什么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呢?这事一直是个谜,知道刘伯承的二儿子说出真相后才得以告白于天下。

据刘伯承的二儿子回忆说自己当年也询问过他父亲为什么不允许别人提起淮海战役,刘伯承是这样回答的:“中国自清朝末年就在打仗,和帝国主义大列强打,推翻封建王朝打,消灭侵略者大,和独裁政府打。打了多少年了,同袍之间相互[shā]戮了多少年了。我消灭一个国民党士兵就会有一个家庭家破人亡,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

知道真相的人无不动容,铁血将军有仁心,才是当之无愧的元帅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