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29来源:历史铺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母亲早早备好祭品,要祭奠先人,洒扫坟茔。
一个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节日。节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要不然,怎么整个北京都动员起来,确保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无数次经过北京东单路口,清明前的一天忽然回想起,在路口的东南角,曾经有一个叫“祥泰义”的老字号,专卖副食、糖果、糕点等老百姓的日用食品,商店不大,里外两间。小时候,和妹妹踮起脚尖,向橱窗里张望,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馋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巧克力、山楂片、大雪糕可以敞开了吃,不必算计?看着我们欣羡的眼神,这时年迈的奶奶就会从怀里颤颤巍巍地掏出一个小小的黑色布钱包,拿出里面一些毛票和硬币,给我们买些小食品,在那个年代那已经是很奢侈的了。还记得奶奶攥着钱包从里面抽钱时精打细算的表情,更记得老人家看着孩子品尝美味时慈祥满足的微笑,要知道,这一毫一厘都是老人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如今在奶奶的细心呵护下,我已长大成人,能够自食其力,巧克力、山楂片、大雪糕真的可以敞开了吃了,更该是我细心呵护奶奶的时候了,可奶奶早已作古,已经有十三年了。每到清明节,在奶奶的坟前,每当想起这些,总不免伤感,总是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首古诗。
人到难时想爹娘。一位朋友如今父母双亡,生活又很不如意,每到清明总要到父母的坟前大哭一场。清明节是一种形式,更饱含着情感,教会我们放下浮躁的心,想想过去,想想未来,慎终追远,懂得感恩!
清明节,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日子,更是一个悲喜交集的日子,有“子欲孝,亲不在”的悲伤,更有通过自己的奋斗,让逝去亲人的愿望实现,如今可以告慰先人的喜悦;有留下遗憾的伤感,更有亲近自然、感悟新生的欢欣。父亲曾经告诉我,他儿时最快乐的就是清明节到郊外踏青。父亲出生在中国南方的雁荡山下、楠溪江边,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孩子们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该是何等的惬意。是啊,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2007年,国务院将中华民族三个重要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生活的尊重,也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十分必要的措施。清明节是唯一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以扫墓祭祖、郊游踏青两大文化为主题的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要拜扫祖先坟茔,为祖坟填新土,插新枝,上祭品,焚香烧纸,叩拜先人;同时要种瓜种豆种树,走到郊外,游览春光。清明节是强化民族记忆的节日,是感悟生命、享受春光、愉悦身心的节日,更是一个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的节日。在面临危机的时刻,它能通过自身的文化仪式,激发民族精神和同仇敌忾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