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的来源
时间:2024-07-31访问:24来源:历史铺
▅▅⊥┓♀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大错特错了。
class="a324">
来⊿源⊿浩┗学⊥历╔史◎网⊙H▃X┌LΘS◥W┷.┌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
╩◎⊥╩▓ 中国传统俗语形容某人罪大恶极,往往说其“十恶不赦”。其实,十恶不赦本来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法律术语,也是我国封建法律的一项重要制度。“十恶”是指最严重的十种犯罪,处罚极其严厉,在国家赦免犯罪时,对此类犯罪也不得赦免,故有“十恶不赦”之说。
class="a324">
来█源』浩⊙学╬历』史◥网▃H¤X┳L╝S╗W≡.╚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
█▅◢╓○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罚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
class="a324">
来╚源▲浩▲学┛历▂史◥网◎H┨X╬L▃S▄W○.╓CΘO¤M▽转载请注明出处!!
◣
⊙⊿⊕◇△ “十恶”,最初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作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现在《齐律》(由北齐尚书令、赵郡王等撰写)中,北齐为了维护封建国家根本利益,将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class="a324">
来┛源▃浩⊿学┳历△史△网□H█X╩L■S▽W≡.●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
¤┨◢▇▃ 《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八议制度也是《齐律》首创的被后世广泛借鉴的律令之一,是专门为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齐律》明文规定:犯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此后这一制度多为封建各朝所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