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25来源:历史铺
唐高祖李渊,按说是个幸福的父亲,因为他有三个英勇无比的儿子,个个骁勇善战、智慧过人,曾经帮助他南征北战、夺取天下。但就是这三个儿子让他头痛不已。长子即太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作为父亲,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但作为皇帝,他必须有所取舍。最终他选择保护长子的地位,削弱李世民。
眼看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了,不甘为空头王爷的李世民会采取什么手段反击呢?空前绝后的玄武门事变,又会引发后人多少思考呢?
公元六二六年六月四日上午,唐朝都城长安,皇城内被称为“海池”的湖泊中,一艘彩船缓缓漂着,船上坐着唐高祖李渊和几位大臣。李渊看看已经升高的太阳,心里有些着急,他等的是自己的三个儿子。此时,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正发生着一场血腥的谋杀。李渊怎么也不会想到,互相残杀的正是他三个儿子,凶手就是他的二儿子李世民,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正式传位给他的皇子李世民。
李世民杀兄弑弟,李渊为何不加追究,还传位给他?这其中又包含着怎样的夺权阴谋呢?
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李渊有很多孩子,他起兵时,已经成年的就是这三个。三人各有特点。长子即太子李建成,因为争权失败,所以正史史料对他很不利。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在唐代一些野史、笔记中,留下李建成的形象,说好话的还是有。这个人比较沉着冷静,心胸也比较宽博,为人比较仁厚。因为第三子早死,四子李元吉是勇猛战将,没有太多心计,性格刚烈勇猛。二子李世民,抱负远大,识度过人,特别勇毅果敢,善于捕捉时机,一有时机就敢于全力出击。
从李渊准备起兵开始,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就拉开序幕了。当时,隋末动乱,隋王朝跟叛军的主要战场是在河南、河北和江淮一带。当时,李渊的身份是太原留守,庇护长安,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军事资源和物资资源都充分,距长安也特别近。所以一开始,李世民就比较着急,不断催促父亲,天下大乱是动手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