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欧阳修:掀北宋“三苏旋风”

时间:2024-07-31访问:29来源:历史铺

北宋至和、嘉祐年间,苏洵与他儿子苏轼、苏辙,离开家乡四川眉山,乘舟东下,过三峡,出夔门,到了北宋的京师汴梁应试。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由于这位大师级的文人推荐,三位川籍作家在开封城里掀起了一股三苏旋风。

 

  与欧阳修“为诗友,自以为不及”的梅尧臣,对于一代新人的崛起,感奋不已。在所写的《送曾子固苏轼》诗中,欢呼“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他笔下所写的“光辉”,正是由于欧阳修大力提携、推荐、游说、鼓吹,苏洵及子轼、辙,曾巩及其弟曾布,才得以大展抱负。所以,发现真正有才华的人,并使其充分发挥能量,这才是大师的“师”。所谓慧眼识人,所谓甘为人梯,文学大师的伟大,除了伟大在自身的文学成就上,还伟大在知人、识人,发现人、培养人的堪为人师的这一点。

 

  凡大师,其学术成就,其文化贡献,其思想深度,其智慧之光,总是能够像电光雷鸣一样,产生巨大影响,在历史的一页上留下浓墨铸成的铭记,永不磨灭。当时,欧阳修为文坛公认的领袖,没有投票,没有选举,而受到“天下翕然师尊之”的拥戴。其第一成绩:纠偏当时文学积弊,创造一代新的文风。《宋史》认为他的功绩可与唐代韩愈的古文运动相比拟,“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第二成绩:是他发现了一大批如苏东坡这样的文学精英,使他们脱颖而出,造成宋代文学的辉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那就更应该大书特书一笔,予以充分肯定的。

本文标签:欧阳修苏轼宋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