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兴四大诗人是谁?杨万里是怎么摒弃江西诗派诗风的?

时间:2024-06-30访问:31来源:历史铺

  南宋人把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和尤袤称作“中兴四大诗人”,陆、杨在当时的声名尤大。但从诗歌的实际成就上来看,除陆游确是南宋的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无愧于大诗人的称号;尤袤留传下来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很少,在质量上也很平常,实在不足以当“大诗人”之称;范成大和杨万里也都比不上陆游。杨万里和范成大都是比较廉洁、正直的爱国士大夫,他们也都写过具有爱国思想和有关人民生活的作品,但在这两类诗的数量和思想深度上,杨万里都不如范成大;杨万里写作的主要兴趣是描写自然景色,建立了一种比较新鲜活泼的诗体“杨诚斋体”,在改变诗风上有所贡献。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自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等职位。他的诗起初是学江西诗派的,晚年才认识到江西诗派的弊病而另辟途径:他在《江湖集自序》中说:“余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

  至于他何以会领悟到过去所走道路的错误,则是他在后文所叙说的:“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这种师法自然不师法古人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符合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的规律的,我国古代不少作家也是循着这条途径才取得成就。杨万里领悟到这一点,他才坚决地抛弃了模仿的道路,特别是江西诗派那条远反文艺规律的形式主义的错误道路,而走上比较正确的途径。

杨万里

  他在诗歌作品中也反复地叙说他抛弃江西诗派道路以后的新认识。他说“点铁成金未是灵”;又说:“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由于他这种新的认识和实践,所以,他留传下来的自《江湖集》、《荆溪集》以下九个集子中的四千余首诗,大都是意境新颖、具有形象而词意明显的作品,很少有江西诗派那种“搜猎奇书穿穴异闻”的重大缺点。为了适合于描写那种即兴的题材,在语言上,他也很少“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而是以当时的书写语言为基础,有节制地汲取了口语、俚语和歌谣中的语言,锻炼出一种新鲜活泼、 雅俗共赏的语言,成为“杨诚斋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