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30来源:历史铺
清初诗人发掘了现实性极强的题材,围绕着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抒发了诗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怀,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超越了它的前面一个时期的成就。
在这八十多年的前一阶段,反映民族矛盾的诗歌占着主要的地位,而后四十年阶段则揭露民生疾苦和歌颂太平景象的作品多起来了。前期作家中的有名的人物如顾炎武、屈大均等人,后期作家有施闰章、宋琬、王士祯、朱彝尊等。此外前期作家中还有钱谦益和吴伟业。
钱谦益(1582- 1664), 字受之,号牧斋,晚年自号蒙叟,又号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早岁会讲学于东林书院,后来则谄媚马士英和阮大铖。清兵南下,他投降后被留用为礼部侍郎。屈大均《南都死节诸臣传》会记其丑态,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没有骨气的人,但是清朝统治者也并没有重用他,后来他告退回乡。在当时文坛上,他和吴伟业、龚鼎孳等被称为江左三大家。实际上他是当时文坛领袖。他力排七子“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转移当时诗文创作的风气。黄宗羲在《钱宗伯牧斋》诗里说:“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红豆俄飘迷月 路,美人欲绝指筝弦。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黄宗羲把他当作朋友,这说明他在晚年的生活是有些改变。
钱谦益的文学主张有他的独创的见解,他以为“文章者,天地英淑之气,与人之灵心结习而成者也。”“诗者,志之所之也,陶冶性灵,流连景物,各言其所欲言者而已。“他还说,“古之为诗者有本焉。国风之好色,小雅之怨诽,离骚之疾痛叫呼,结墙于君臣夫妇朋友之间,而发作于身世福侧。”这些言论对当时和他以后的诗文创作有一定影响。
钱谦益早年的官场生活也是有波折的,因之他有时也发牢骚。如《南归感事》说;“破帽青衫出禁城,主恩容易许归耕。 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 门外天涯迁客路,桥边风雪蹇驴情。”又如《雪夜次刘敬仲韵》说:“雪花似掌难遮恨,风力如刀不断愁。”《蛱蝶词》也说:“小院回廊日渐西,双双戏影共萋迷。春风自爱閒花草,蛱蝶何曾拣树栖。”他的诗歌风格接近晚唐和宋代的诗,有些创造性,同时诗歌技巧也相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