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恩怨纠葛

时间:2024-06-30访问:33来源:历史铺

  北宋末年的苏东坡和王安石是当时最伟大的文学家。这两个人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年代,在官场上有着交集。

苏东坡与王安石

  民间有一种说法,苏东坡和王安石一生中都在对抗两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可以称为仇敌。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多数人认为,两人关系的交恶来自于政见不合。在宋神宗时期,作为宰相的王安石变法推新的行为引起了苏东坡一家的反对,造成了两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大文学家翻了脸。

苏东坡与王安石.webp.jpg

  根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变法初期,苏东坡对于新法的部分内容是认可的,但他的弟弟苏辙是新法最坚决的反对派,他的父亲苏洵因为曾经挑拨过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关系,让王安石对苏洵非常讨厌。

  介于家仇的影响,加上新法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苏东坡先后多次对王安石变法提出了反对,导致了二人的关系变坏。

  在熙宁二年时,王安石提出改革科举制度,决定以论国策作为录取进士的标准,废掉了以往对诗词歌赋能力的偏重。

  作为忠诚指史官的苏东坡马上就跳出来反对,指出改革标准不对的地方。

  可王安石的官位太高了,苏东坡的话无法撼动改革的推行。

  王安石为了警告苏东坡,就把他调任到开封府当推官,让他没事多做实事,少发牢骚。

  开封府推官的职务在北宋是很重要的岗位,很多宋朝宰相都曾任职过,可见王安石当时对苏东坡还是比较器重的。

  同年12月,苏东坡给宋神宗上书,正式对变法进行了驳斥。

苏东坡与王安石

  王安石心里虽然不高兴,可是变法事务繁忙,没空搭理,苏东坡见到他也不再以礼相待了。

  到了熙宁三年,朝廷正式实行了新的科举制度,苏东坡被任命为考官。

  在审阅试卷时,发现一位叫叶祖洽的考生在文章中迎合了新法,主考官是王安石的亲信,想让这个考生成为状元,但苏东坡坚决反对他的意见,叶祖洽诋毁祖宗、奉承权贵的文章真是不要脸,让他做状元,何以正社会风气啊?文人的风骨又在哪里?

  王安石觉得苏东坡只是自恃才高,发一些牢骚而已,他在请示过宋神宗之后,最终让叶祖洽做了状元。

  苏东坡的意见被无视了,非常生气,就忍不住又上书宋神宗,说推行新法是祸国殃民,并大骂王安石是个奸臣贼子。

  王安石懒得理他,这次也没有对如此无礼的苏东坡下手。

  在王安石心里,苏东坡是个容易情绪激动的后辈,没有把他当做司马光那种级别的政敌来看待。

  到了下一年科举考试,苏东坡秀了一波骚操作。

  他命题时出了一个题目,列举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君王和丞相的例子,比如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坚执意伐尽,造成身死国灭。

  题目是君王和宰相要不要独断专行。

  其实就是在暗示考生来定位宋神宗和王安石是贤是愚。

  王安石看到题目后,再也忍不住怒气了,马上把苏东坡踢除了朝廷中枢,贬官到杭州。眼不见,心不烦。

  多年之后,苏东坡惹上了乌台诗案这个官司,宋神宗非常愤怒,把苏东坡关进了监狱,要将他斩首。

  朝中的大臣虽然联名上书,请求宋神宗宽恕才华横溢的苏东坡。

  但皇帝执意要杀掉他,此时的王安石已经被免去了宰相的官职,在金陵养老。他听说了这件事,立即上书宋神宗,表示如今宋朝盛世,杀害名师是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的,苏东坡才华出众,希望宋神宗能放过他。

  皇帝于是给了前宰相王安石这个面子,就把苏东坡贬到了黄州做官。

  苏东坡了解到是王安石救了自己,过一段时间就给王安石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是在金陵江边的船上,想要和王安石见一面,当面道谢,王安石很高兴的同意了。

  王安石此时已经是个白发小老头了。

  他就身着便装,骑着小毛驴到苏东坡的船上拜访他。

  苏东坡听说王安石主动前来,鞋子都顾不上穿,就下船迎接,他激动地行礼说。苏轼今天衣冠不整的,恭迎大宰相,实在是抱歉。王安石则笑着回答,无妨,我们有才华的人什么时候注意过这些俗礼呢?

  两人见面,彼此畅谈文学和琴棋书画,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一样。王安石甚至提出让苏东坡定居在这里,彼此做个伴。

  苏东坡于是回答,他自己早就想和王安石做邻居了。苏东坡最终还是因为贬官的事离开了金陵。

  王安石在临别前送给他四首离别诗,对苏东坡的喜爱是溢于言表的,称他是再过几百年也不会出现的大才子。

  二人的金陵相会,相逢一笑泯恩仇,也成就了一段文人间的友情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