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有哪两大类?偶像是韦应物?

时间:2024-06-30访问:24来源:历史铺

  唐诗发展到元稹、白居易的时代,又一大变。他们感觉到大历诗人的道路狭窄,要遵行杜甫的道路,打开了新的局面,建立了新的风格,正像白居易自己说的“诗到元和体变新”。

白居易

  不独能够及时的建立了基本上符合于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理论,而且在创作实践上表现了平易通俗、周详明直的诗风,笔触所及,没有不达的情意。白居易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他说自己的诗“失之于繁多”“意太切而理太周”。他对梁、陈“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表示反对,谈到李白,既称赞他“才矣奇矣,人不逮矣”,却又不满意于他的诗歌在内容上“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他最所钦服的是陈子昂和杜甫。在讽谕诗《初授拾遗》中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以陈子昂、杜甫自比。又在《伤唐衢》诗中说:“致我陈杜闻,赏爱非常意。”他认为唐衢把他放在陈、杜之间,是他的知己。因为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诗多兴讽;杜甫以风雅比兴为主,关切民生疾苦,这些才是他最愿意学习并加以发扬的。当然在陈杜二人之问,他更多的学习杜甫。讽论诗正是从杜甫《新安吏》、《石壕吏》等作品变化而出。他自己对讽喻诗作了说明:“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 立题,题为新乐府者,谓之讽谕诗。”这一类的诗都是在元和初年做谏官时写的。他在《与元九书》中说:“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者,独善之义也。”他的创作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兼济”的思想,即讽谕诗;另一方面是表现“独善”的思想,即闲适诗。

白居易

  白居易的闲适诗主要学习陶渊明和韦应物。他在诗中有好多次表示对于陶渊明和韦应物诗风的仰慕,尤其对于韦应物的“高雅闲淡”“才调高”最为向往。

  白居易对闲适诗也作了说明:“或退公独处,或多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谓之闲适诗。”跟上面“独善”等话联系起来看,这是和讽喻诗的精神完至不相容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本文标签:白居易